盡管ESG報告很受歡迎,但它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。
1.數據質量差
對于大多數ESG團隊來說,收集和組織大量高質量的定量和定性數據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。通常,這些數據是分散的、多維的、影響廣泛的。它來自多個部門、以多種形式、并且通常以多種頻率出現。它的質量也常常很差并且缺乏質量保證。畢馬威(KPMG)表示,49%的機構投資者表示,將ESG因素納入投資流程時,數據質量的一致性是最大的挑戰(zhàn)之一。
2.數據收集和報告機制不成熟
根據Novisto 2020年的采訪,絕大多數公司對其當前的數據收集流程并不滿意。報告需要來自多個部門的多種不同類型的數據源,導致流程效率低下,占用了ESG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團隊的大部分時間。如果未能投資足夠的軟件支持,公司不僅面臨ESG團隊不堪重負的風險,而且還可能損害其披露的完整性和完整性。在監(jiān)管日益嚴格的環(huán)境中,此類妥協(xié)意味著巨大的風險。隨著監(jiān)管力度的加大,ESG信息管理不力、效率低下成為一個更大的問題。這些法規(guī)將使更多公司接受特定標準的強制披露以及強制審計。如果沒有集中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數據管理和報告軟件,公司就會面臨ESG團隊不堪重負的風險,并使自己面臨披露不準確或不完整的風險。
3、ESG格局復雜且不斷變化
目前全球有600多個ESG報告計劃,例如全球報告倡議組織(GRI)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會計準則委員會(SASB),使得報告格局變得混亂。最后,ESG團隊經常被大量信息請求和調查問卷淹沒。單獨響應這些請求可能會導致代表公司產生許多不同的ESG績效敘述。